半夏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半夏( 汤洗七遍去滑) 细辛( 去苗叶) 各一两 枳壳( 去瓤,麸炒令黄) 前胡( 去芦头) 各二两 乌梅肉( 细切) 半两
眼赤肿疼痛;偷针,热客目眦,结成肿疱。
TKRC Z01D4/R52(疼痛)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Z01A/D015066027(前胡) / Z01A/D015005012(紫花前胡)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217033056(梅)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99165001(芦苇) /
IPC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相关项
  • 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 芦根: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 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 用或晒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乌梅: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 功能主治: 眼赤肿疼痛;偷针,热客目眦,结成肿疱。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生
    姜一枣大(拍碎),同煎七分,去滓,食后、临卧
    再服。


相似方剂
半夏汤 枳实汤 桂枝散 玄梅散 消胀丸 前胡散
香附子散 细辛汤 细辛散 皂荚丸 泻肺散 前胡散
栝楼实丸 半夏散 半夏散 前胡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半夏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05500A15924144DDA66234C0876FB0F2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