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丸子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582 年) 《医方类聚》
传统知识-方剂 大半夏二个 巴豆七粒( 去壳) 百草霜一钱 京墨一粒( 如半夏大)
赤白痢,泄泻。
TKRC Z01A/D019020007(大半夏) / Z01A/D099039001(墨鳞) / Z01D1/2319(痢疾) / Z01A/D019020008(半夏) /
IPC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47(大戟科,例如蓖麻) /


相关项
  • 墨: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功能主治: 赤白痢,泄泻。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用黄蜡三钱、清油少许,熔合为
    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红痢,甘草汤送下;
    白痢,干姜汤送下;里急后重,枳壳汤送下;夹
    食感冷泄泻,干姜汤吞下;暑泻,冷熟水吞下。


相似方剂
黑神丸 铁刷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治痢丸子,《医方类聚》,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0A68DB520F54B04BE6D051990586A1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