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治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38 年) 《辨证录》
传统知识-方剂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薏仁一两 车前子三钱
感湿气而成淋者,其人下身重,尿管不痛,所流者清水而非白浊。
TKRC Z01A/D196017013(大车前) / Z01A/D196017006(平车前) / Z01A/D196017003(车前) / Z01A/D19905400201(薏米) / Z01A/D025027004(白术) /
IPC A61K38/19(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干扰素) / A61K35/17(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干扰素激活或细胞因子激活的淋巴细胞(被特异性抗原激活时入A61K39/00)) / A61K39/395(抗体(凝集素入A61K38/36);免疫球蛋白;免疫血清,例如抗淋巴细胞血清) / A61K35/26(淋巴;淋巴结;胸腺;脾;脾细胞;胸腺细胞)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A61K36/8994(薏苡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相关项
  • 薏苡仁: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 ma-yuen (Roman.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车前子: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 功能主治: 感湿气而成淋者,其人下身重,尿管不痛,所流者清水而非白浊。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相似方剂
气化汤 脾湿汤 蛤苓丹 宽腰汤 健固汤 薏仁苓术汤
散精汤 木茯车前子汤 茯苓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禹治汤,《辨证录》,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5A54C492DDC14579943C2DCC121BA364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