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丸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398 年)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传统知识-方剂 川大黄( 切片,蜜蒸) 一斤 白芍药( 酒浸,切片,炒) 六两 甘草( 炙) 三两 槟榔四两 木香( 切片,不见火,为末) 一两 枳壳( 炒) 四两
痢初起壮实者。
TKRC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相关项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木香: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功能主治: 痢初起壮实者。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同水煎木香,和捣为丸,
    如绿豆大。每服三钱,重者五钱,白莱菔汤送下。
    以行两三次,腹中爽快为度。积滞重而元气虚者,
    以人参汤送下;孕妇,以人参缩砂汤送下。行后
    另用人参丸补之。


相似方剂
大麻仁丸 黄芩芍药汤 宣风快斑散 槟榔散 大黄膏 加减木香丸
大黄丸 大黄散 槟榔散 宣风快斑散 滞下丸 槟榔散
南星散 大黄散 木香散 黄药散 快斑饮 大黄汤
槟榔丸 黑神丹 大黄散 金花散 木香理中汤 京三棱散
槟榔丸 威灵丸 槟榔汤 大黄朴消汤 茅根散 木香甘连汤
玉仙散 槟榔散 枳壳木香丸 五物汤 槟榔丸 活血散
槟榔散 诃黎勒散 川黄散 葶苈丸 润燥汤 木香饮子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大黄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81F24AD6B6BE43CA8ED0945397F5874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