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骨膏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582 年) 《医方类聚》
传统知识-方剂 生地黄 骨碎补 蒲黄 当归 白面 赤小豆 白及 败姜各等分
伤寒湿气,打扑伤损,筋骨疼痛。
TKRC Z01D1/22(伤寒) / Z01D4/R52(疼痛)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101184015(赤小豆) / Z01A/D258002006(宽叶香蒲)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B031009006(石莲姜槲蕨) / Z01A/D174019004(白及) / Z01A/D175029003(地黄) / Z01A/D101184004(赤豆)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98(兰科)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804(地黄属) / A61K36/126(槲蕨属) / A61K36/64(列当科) /


相关项
  •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赤小豆: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 骨碎补: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 白及: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 功能主治: 伤寒湿气,打扑伤损,筋骨疼痛。

  • 用法用量: 上除面、蒲黄外,同为细末,银器内醋调
    稀,慢火煨热。用铜匙抄药,敷于患处,近火炙
    之;药力行却起去,敷七次,起七次。用纸封了,
    热醋酒湿,第三日再换。


相似方剂
马鞭散 响骨膏 金汁蜜 骨碎补散 清凉汤 没药散
加减四物汤 寻痛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向骨膏,《医方类聚》,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BE36FF13D6B4AD1BA29041D73298F1A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