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47 年) 《杨氏家藏方》
传统知识-方剂 附子( 一枚) 六钱( 炮,去皮脐尖) 硫黄( 别研) 肉桂( 去粗皮) 龙骨( 别研) 诃子( 煨,去核) 丁香 干姜( 炮) 各一分
小儿肠胃虚弱,泄泻糟粕,或便白沫,昼夜无度。
TKRC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268021029(姜) /
IPC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906(姜科)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诃子: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 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  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 功能主治: 小儿肠胃虚弱,泄泻糟粕,或便白沫,昼夜无度。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
    三十丸,乳食前、空心温米饮送下。


相似方剂
豆蔻四神丹 茱萸汤 温中丸 硫黄丸 养脏丸 火轮散
硇附丸 助胃丹 胃气丸 诃子丸 玉粉散 诃子散
附桂姜术加熟地汤 百粒丸 四神丸 九盏汤 小诃子散 禹余粮丸
丁香饼子 丁香附子散 固肠丸 姜附散 温胃固肠丸 固本化毒汤
厚胃丸 丁香汤 固肠丸 香银丸 乳附丸 附子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斗门丸,《杨氏家藏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D2041EF9ADFB4FF0BEB9D74DF3B57CD9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