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3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当归三两( 锉,微炒) 阿胶一两( 捣碎,炒令黄燥) 熟干地黄半两 艾叶二两( 微炒) 甘草半两( 炙微赤,锉) 白芍药一两 芎藭一两 干姜半两( 炮裂,锉)
妊娠胎动不安,腹内疼痛。
TKRC Z01A/D268021029(姜) / Z01D1/10236(胎动不安) / Z01D1/10236(胎动不安) / Z01D4/R52(疼痛)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025023010(艾)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妊娠胎动不安,腹内疼痛。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加大枣三
    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当归散 艾叶散 阿胶散 熟干地黄丹 人参饮 艾叶汤
当归汤 阿胶散 加减胶艾汤 当归汤 艾叶散 育胎饮子
人参汤 艾煎丸 干姜丸 阿胶散 当归散 熟干地黄散
阿胶汤 干地黄散 苎根饮子 干地黄汤 艾叶散 当归散
地黄汤 当归散 当归汤 地黄散 熟干地黄汤 胶艾汤
阿胶散 白术散 白芍药散 当归汤 艾叶丸 甘草汤
芎藭散 阿胶散 伏龙肝汤 当归汤 熟干地黄散 阿胶汤
大阿胶汤 当归散 当归散 竹茹散 干姜丸 白术散
芎藭汤 养中饮 阿胶散 集圣汤 胶艾汤 秦艽散
当归散 阿胶散 桑寄生散 茯苓饮 甘草散 参姜四物汤
黄连汤 柏叶鹿茸丸 杜仲汤 苎根汤 黄连丸 甘草汤
艾叶煎丸 鸡峰活血丹 防风汤 当归汤 当归汤 阿胶散
阿胶汤 三味汤 黄柏散 艾叶汤 温经胶附丸 卫生汤
芎黄散 安胎当归饮 地黄丸 四味当归汤 当归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当归散,《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D34E6E85E3E14A7A98F0E2AD99492104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