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效散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635 年) 《普济方》
传统知识-方剂 乌梅肉 御米壳 白矾 甘草( 炙) 夜叉头各等分
泻。
TKRC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217033056(梅)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25031011(狼耙草) /
IPC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484(甘草属) /


相关项
  • 罂粟壳: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的干燥成熟果壳。秋季将成熟果实或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和枝梗,干燥。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乌梅: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 功能主治: 泻。

  •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二钱半,空心米饮汤调下。


相似方剂
乳香定痛散 虚咳丸 粉草饮 紫金散 附子丸 甘柏散
大圣丸 安神散 追毒散 恶实散 白矾散 常山汤
乌罂散 六神散 安肺散 赚气散 乌梅丸 竹茹汤
甘草饮 韵姜汤 内托散 青白散 乌梅肉丸 稀涎千缗汤
乌梅散 内托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立效散,《普济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E6B118E5CA714E4B9D7D47ECAD0CB973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