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友丸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286 年) 《不居集》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黄耆 当归 生地 远志 茯神 枣仁( 炒) 茯苓 阿胶 龙脑 紫石英 薄荷 朱砂各一两
惊悸怔忡。
TKRC Z01A/D21501400402(酸枣)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30063(薄荷属) / Z01A/D015005038(当归)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72(鼠李科,例如弗朗鼠李,口香藤或伞树)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725(枣属,例如枣) /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相关项
  • 薄荷: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 紫石英: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CaF2)。采挖后,除去杂石。
  •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惊悸怔忡。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五七十丸。


相似方剂
枣仁汤 茯苓丸 补心丸 补心丸 不忘散 加减养荣汤
回阳救阴丹 定心丸 乎补镇心丹 平惊通圣散 远志饮子 安魂汤
茯种汤 定志丸 人参清补汤 远志丸 宁神汤 远志汤
远志饮子 龙骨远志丸 人参安神汤 调元益本汤 远志丸 归耆汤
归脾汤 人参安神丸 茯神丸 养心汤 补真内托散 脉溢汤
七珍散 茯神散 茯神汤 人参固肌汤 加味归脾汤 人参清补汤
养心丹 温胆汤 琥珀养心汤 益荣煎 养心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十四友丸,《不居集》,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F80BDAC8D3B148EC9EF9CB3D6841B467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