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连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黄连( 去须,炒) 半两 干姜( 炮) 吴茱萸( 汤浸,焙干,炒) 各一分 肉豆蔻( 去壳) 二枚 草豆蔻( 去皮) 一枚
小儿肠胃虚寒,洞泄下痢,腹痛。
TKRC Z01D1/1836(腹痛) / Z01D4/R10.401(腹痛) / Z01A/D212017006(云南黄连) / Z01A/D212017002(三角叶黄连) / Z01D4/R10.401(腹痛) / Z01D1/1836(腹痛) / Z01A/D268021029(姜) / Z01A/D212017001(黄连) /
IPC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718(黄连属(黄连)) / A61K36/906(姜科) /


相关项
  •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石虎Euodia rutaeca rpa (JuSS. ) Benth.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 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 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 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草豆蔻: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 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千,或用水略烫, 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小儿肠胃虚寒,洞泄下痢,腹痛。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烧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
    七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相似方剂
茯苓散 吴茱萸丸 下节丸 必效丸 连薷汤 草节丸
引胃汤 阿胶丸 黄连丸 九盏汤 黄连汤 香连散
石榴汤 乌梅丸 连薷汤 黄连丸 四神丸 云母散
必效丹 固肠丸 木香丸 姜面丸 生鲤鱼汤 二气黄金丸
如圣丸 马蔺散 马齿苋羹 黄连汤 木香散 黄连茱萸散
芜荑丸 神效鸡清丸 豆麦饮 豆蔻香连丸 小黄连阿胶丸 乌梅丸
诃黎豆蔻丹 吴茱萸丸 陈曲汤 羊脂汤 诃黎勒丸 白头翁丸
小驻车丸 苦散 诃黎勒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香连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A6DBDA5336447C2A49B5BF6D4FEFF19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